金冠城娱乐标签:
文学 |
分类: 《秦始皇》第一部《诈阬长平》 |
第75章
蜀侯煇
魏冉见芈月一瞪眼,知道她的心思,赶紧又低声道:
“太后看。”
“看什么看?”
“看司马错腰间。”
“腰间怎么地?”
芈月嘴里说着,抬眼看过去,当时大吃一惊。
司马错腰间竟然挎着佩剑。
她再把群臣扫一眼,更是惊得眉毛都飞出了发冠,原来每个大臣腰间都挎着长剑。
她转头朝魏冉瞪眼,那意思是,你怎么能让他们带着武器上殿?
魏冉赶紧低声道:
“禀太后,秦祖制,大臣可以带剑上殿。”
“胡说,怎会有这种事?”芈月咬着牙低声道。
“太后息怒,千真万确。秦简公六年定下的这个规矩,据说是为了防止后世子孙出昏君,擅杀大臣。”
芈月心里恼怒。
什么人了这是!
秦国的国君怎会如此愚蠢?
君王不能擅杀大臣,还算什么君王?
你叫将军大臣都带着武器上朝觐见,万一他谋反弑君怎么办?
做君王的,总有要斩杀异己的时候,叫他狗急跳墙拔剑拼死,岂不叫君王的威严扫地?
想想自己在秦国几十年,竟然熟视无睹,没有注意到这个事情。
现在怎么办?“来人”都喊出去了,以司马错的威望,真要一声令下拿他,咸阳宫卫未必敢下手。就算敢下手,司马错被逼被激,真拔出剑来反抗,那毕竟是征战沙场敌万军的主儿,自己就个弟弟魏冉是死党,却必不是他的对手。更有四下里那些心有怨恨的大臣,还不都趁势而起?大殿上一通杀起来,刚刚得来的江山,岂不要顷刻颠覆了。
她看看儿子,秦王稷却没事人一般,坐在那里东张西望。
复又看看魏冉,还在那里一个劲地摇头挤眼。芈月恨得咬牙,却不得不咬碎了牙咽回肚子里。
她又喊一声,调门气势却矮了八分:
“来人。”
魏冉应一声:
“臣在。”
“老将军说得对。吾儿年少,新即位初临朝,本太后怕他不懂礼数,怠慢了各位老臣,故而带他坐章台,朝众卿见礼。既然老将军这般言说,本太后从谏如流。来呀,把本太后的御座撤了,扶本太后退朝。”
“臣遵旨。”
秦王稷转头对他娘道:
“母后怎这般小看儿。儿怎么会怠慢各位老臣。礼贤下士,择善而从,儿无不铭记在心。儿定是贤明君主,母后放心。母后还是赶紧回宫歇息去吧。”
芈月恨得差点没一步抢过去,扇他个大嘴巴。
秦王稷对他兄长秦武王和老太后的死,一无所知,真以为像他娘说的那样,秦武王举鼎绝膑而死,该他继位。
等他娘转过章台后的屏风走了,他就一本正经,笑容可掬地朝群臣道:
“众位爱卿,寡人年少,初即位,有何举措失当,众爱卿要直言不讳,指教寡人。寡人绝对是闻过而喜,从谏如流。只希望众卿与寡人同心同德,把我王兄留下的江山,发扬光大!”
秦王稷大手一挥,一脸的真诚开心。
群臣见状,司马错领头,这才山呼万岁。
司马错有自己的行事原则。
天道良心为上,不卖身投靠谋取好处,也不怕得罪了你招致祸患。
死生有命,贵贱在天。
咸阳宫里的事情,自己为将军绝不过问。不管你谁做秦王,那是你们王家的事,只要合祖制,遵礼法,做臣子的才好遵旨行事。为臣者凭良心办事,以战功领赏。
可是宣太后芈月哪里能放过他?
行,走着瞧。来日方长,待老娘坐稳了江山,朝中军中都换上了自己的奴才,要杀你一个没有兵权的老家伙,还不易如反掌。
程步著长篇小说《秦始皇》第一部《诈阬长平》
却说那日芈月退到后宫,恨得咬牙。
婢女端上来一碗糯粟羹,叫她一把夺过来,“咵嚓”一声摔在地上,当时汤水四溅,碎碗飞舞。
她又尖厉着声音一指那婢女:
“拉出去扒光了衣服打!打得皮开肉绽吊着!”
魏冉闻声,进来劝道:
“太后息怒,争夺王位要迅雷不及掩耳,降服群臣统治国家,则不能不恩威并施,徐徐图之。不然三家分晋,田氏篡齐,祸患加身。”
芈月不耐烦地挥挥手:
“行了,不用你废话。”
嘴上说着,心领神会,满心的怨怒,只好朝阉侍婢女发泄逞威。
由于王位来路不正,为了巩固地位,培植党羽,镇服良臣,一条潜规则应运而生,那便是赏奴才不赏人才。
将军大臣你要不卖身投靠,一概不用。万不得已用了立功了,也不赏你。不仅不赏,找个理由还要罚你,叫你明白顺太后者昌,逆太后者亡,不怕你清高倔头,不舔屁。
这个时候,芈月的另一个弟弟芈戎,闻听姐姐在秦国做了太后,便从楚国逃了出来。他当时的身份是楚国的奴隶,为了躲避楚国追捕逃亡奴隶的追兵,他没敢直接奔武关入咸阳,而是转道东周,藏匿了一阵,等风声过去,这才入咸阳姐弟相见。
于是,芈月就叫长弟魏冉做相国把持朝政,叫芈戎为将军掌握兵权。将自己的另外两个儿子都封了伦侯,老二封高陵侯,老三封泾阳侯,都有封地,养门客,培植势力。
麃骑军咸阳宫卫中参与篡位有功的死党,都提拔重用。就是在这等政治氛围下,一干篡位有功的咸阳宫卫的百什长,便纷纷带兵出征,四面开花,攻城略地,有点能耐的打下了城池,回来后再虚报冒领,锦上添花,跟着升官进爵,也不管这些城池该不该打,打下了守不守得住。
也正是在这等氛围下,秦王稷十三年,白起以左庶长爵初为将军,率军去攻打韩国的新城。首战失利,损兵折将,新城却没打下来。白起灰头土脸回来向魏冉告罪,没想到魏冉并不生气,和颜悦色问道:
“新城打不下来?”
“在下无能。”
“啊,是,新城城高池深,又是敌众我寡,打不下来实属必然。”
白起一愣,看看魏冉,并无责怪之意,也不像是嘲讽,他便伏地一叩:
“终是末将无能。”
“伤亡多少?”
“回相国,伤亡八千余人。”
“杀敌多少?”
白起想想:
“回相国,敌有城墙遮挡,杀敌多少难以尽详。”
“以我秦军骁勇,白将军善战,不说以一当十,一对三,对二总是不错的。”
“嗯?”
魏冉看看白起,一指他的脑门道:
“尔是我魏冉的人,得给本公长脸。”
白起立刻心领神会,赶紧伏地三叩:
“末将为主公,万死不辞。”
从相府出来,白起就叫军中书记写了封捷报,不提新城得失如何,只说斩首三万。
捷报上去,宣太后立刻叫儿子下旨,嘉奖白起,连升三级进爵左更。这就跟三朝老将军,战功无数的司马错比肩了。
在宣太后,就是要用这等赏罚不公来告诉群臣,告诉不肯臣服的司马错,只要臣服本太后,打了败仗老娘也赏你。
在白起,惭愧之余也悟出了一个道理,既然太后把自己当死党奴才,不顾一切护犊子,自己也不能不想方设法给太后长脸。
这之后,白起也真不辜负宣太后和魏冉的信任提拔,吸取教训,钻研军事,更不辞辛劳东征西讨。
第二年是秦王稷十四年,白起统兵十五万攻打韩国的重要关隘伊阙,韩魏联军二十四万迎敌。几个月打下来,白起又损兵折将,伤亡三万多人,伊阙却没打下来,只攻克了伊阙外围的五座小乡邑。
眼看着再打下去敌众我寡,敌近我远,搞不好要吃大亏,于是白起便施计,布下伏兵,假装败退。果然,好胜的魏军上当,一路追来,叫秦军一涌而起,四面出击,魏军溃败,裨将公孙喜被俘。白起抓住这个机会,立刻得胜还朝,报战功光鲜亮丽,震惊四座:
“攻伊阙,取五城,俘魏将公孙喜,斩首二十四万。”
魏冉、宣太后心知肚明,你不可能把敌军一个不剩全部消灭。不过这都无所谓,无论如何这回有了战果,比攻新城不下要理直气壮,于是宣太后又大张旗鼓奖励白起。御史记载时,自家伤亡惨重不提,伊阙没攻下来也不提,五座小乡邑报上名来丢人,含糊其辞。只说虏魏将公孙喜,将韩魏联军一举全歼,斩首二十四万。宣太后给白起连升四级,晋爵大梁造,这就把司马错远远地踩在脚底下了。
当然了,白起也聪明,知道怎样知恩图报。
宣太后是楚国人,一般人的一般思维,想要讨好宣太后就不能去打楚国。白起精明,旁敲侧击得知宣太后痛恨楚国,尤其是楚威王,于是他便反其道而行之,使劲地打楚国,还攻入楚国旧都郢,更是一把火烧了楚威王的夷陵,就在群臣诸将目瞪口呆之际,宣太后却大喜大赏,封白起武安侯。这里不能说全是谎报战功,也不能说没有虚报冒领。比如攻占郢都,猛一听好像攻克了楚国的都城,其实楚国早已迁都至鄀城,郢都只是被伍子胥烧残的旧都。再比如焚烧夷陵,一座旧王的陵墓,没有重兵把守,要烧随时都能烧。说起来惊天动地,做起来其实不难。
白起只当了两年的将军,只打了两仗,一座像样的可以彰名显摆的城池没打下来,就晋爵至十六级大梁造。为将军十六年,没有消灭一个诸侯国,没能打下一个郡,就晋爵十九级的武安侯。
相比司马错,三朝老将,秦惠王时就将兵征战,打了巴国、蜀国,后来又打下了黔中郡与河东郡,征战四十余年,一人为秦国扩地四个郡,却只驻爵于十二级的左更,从此止步不前。秦惠王、秦武王的昏庸,宣太后、秦王稷的无道,可见一斑。
世道不公如山丘。
有起有伏,时常叫坏人得势好人受气。
芈月、秦王稷躺在秦孝公商鞅变法积累起来的丰厚家底上,为所欲为的败家。可是家大业大有的败。再怎么胡作非为糟践败家,也不至于立时亡国。
天道公平如江河。
再怎么曲折蜿蜒,终究奔流向东,一泄入海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,不是不报是时辰未到。
却说秦王稷即位几年,宣太后芈月自以为坐稳江山了,便想起心头之恨,要找个由头把司马错杀了。
可是司马错这人也绝,他不搂钱,两袖清风,不好美色,美人计不管用,虽是耿直认死理,却能言善辩,你想名正言顺地拿他不留下把柄,难。
有个故事足以说明司马错嘴皮子厉害。
秦惠王一朝的相国是天下名嘴张仪。张仪那张嘴,能把死人说活了。张仪有一次与司马错论辩于朝堂之上,议题是伐蜀还是伐韩,结果出人意料,竟然是张仪落败,司马错完胜。
如今这司马错该上朝上朝,该当班当班,一时还真找不出什么错失。
芈月一日发狠:
“如今将相都是自己人,军政大权都在老娘手里,老娘就把他杀了,看群臣哪个不知死的敢怎么着?”
魏冉一想也对:
“太后圣明,连秦武王都这般明晃晃地杀了,何况一老朽将军耳。”
姐弟俩谋划好了,找个由头,太后做寿,叫群臣进甘泉宫贺寿。进甘泉宫不是上朝,不让你带剑你没话说。待你进了后宫,一声令下,武士一拥而上,当时就拿住了砍了脑袋,就把你司马错的人头鲜血,当作太后最大的寿桃献上。
紧锣密鼓安排了三天,看看天衣无缝,绝不会有任何差错,哪知老天看不过,不给芈月遂心愿机会。
正在这时,派去征讨蜀侯煇的死党,丢盔弃甲的败逃回来了。进得甘泉宫往地上一跪,叫宣太后大吃一惊。
原来,秦惠王的四公子秦煇,也就是秦王稷的四哥,后元十四年被封为蜀侯,一年前风闻芈月和秦稷弑君篡位,便在蜀郡树起反旗,号召秦国的将军起兵响应。芈月闻报大惊,担心引发连锁反应,叫魏冉赶紧派人去平叛。魏冉派了个心腹带兵伐蜀,结果千里迢迢翻山越岭,一去小一年,结果是主将被杀,军大溃,只几个幕僚死里逃生败逃回来。芈月一吓,不得不把杀司马错的事情暂时放下,赶紧派人召两个弟弟来,商议怎么办?
芈月看看魏冉,复又看看芈戎,然后问芈戎道:
“你去,行吗?”